注册
账号登录
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上市7年首亏,拓斯达想靠华为翻盘

来源:源媒汇
作者:源媒汇
发布时间:2025-01-22
摘要:搭上华为这艘大船。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谢春生

编辑 | 苏淮

华为概念股拓斯达,遭遇上市首亏。

近日拓斯达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8亿元至2.5亿元。

从业绩变动原因来看,主要是受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下称“智能能源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影响,同比下滑50%,导致亏损约2亿元。

拓斯达智能能源业务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3C、锂电和光伏行业。但过去一年里,这三大领域的行情并不理想,因部分客户资金紧张、产能过剩等原因,导致拓斯达的项目验收、结算不及预期,令公司出现2017年上市以来首度亏损。

过去几年里,智能能源业务一直是拓斯达的第一大业务,如今却成了业绩增长的“累赘”。

3C、锂电以及光伏行业的不景气,早在2023年便已初现端倪。以锂电为例,2023年以来,由于国内锂电产能过剩、锂电池价格走低、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各大锂电企业也无意扩产。这样的情况,一直到2024年三季度才得以缓解。

主力业务收缩,拓斯达将目光挪向机器人等核心业务,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但是否能挣脱泥淖?

01

昔日主力成“累赘”

以注塑机周边辅助设备起家的拓斯达,成立于2007年,仅花了10年时间,便顺利登陆创业板,并成为细分领域头部厂商。

上市后的几年里,虽遭遇疫情封锁,反而给拓斯达等工业机器人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也成为彼此拉开差距的关键阶段。

源媒汇统计,2019至2023年,汇川技术和埃斯顿,在营收上均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新松、埃夫特在2020年遭遇营收小幅下滑之后,也基本保持住了微增长趋势;新时达情况有些许特殊,2019至2021年营收连续小幅上涨后,2022年遭遇下挫,2023年有所回升,但较2019年仍少了1.47亿元。

反观拓斯达,2019至2022年保持营收持续增长后,2023年遭遇下滑。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9至2023年,只有汇川技术保持住了连续正增长。

2023年,新时达、埃夫特归母净利润深陷亏损,但较前一年有所收窄;埃斯顿和拓斯达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源媒汇注意到,2020年拓斯达归母净利润突然拔升,冲上5.2亿元高位后,2021出现大幅下滑,仅录得0.65亿元。

所以会出现净利润的暴涨暴跌,与拓斯达彼时昙花一现的“口罩机”业务有直接关系。

或许是受此教训,2021年底,拓斯达开始实施业务调整,主动收缩部分业务,以应对项目类业务的“规模陷阱”,并聚焦核心产品。

例如,自2021年底起,拓斯达有意收缩智能能源业务规模,并向工业机器人等三大核心业务靠拢。

虽然是有意收缩,可实际上,2021至2023年,智能能源业务仍为拓斯达的第一大业务。2023年,该业务遭遇下滑,但仍占拓斯达同期总收入比例的59%。

图片来源:拓斯达2023年年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拓斯达的智能能源业务继续走低,实现营收11.51亿元,同比几近腰斩;营收暴跌之外,毛利率也走低,仅为3.85%。可见,收缩该业务,主要是因为不仅不挣钱,还可能面临“赔本赚吆喝”的尴尬。

反观拓斯达主动聚焦的工业机器人、注塑机和数控机床业务,毛利率均保持在30%以上,并呈现稳中有增态势。

可观的毛利率,加上尚处于上升期的黄金赛道,便不难理解拓斯达缘何要聚焦上述三大业务。

MIR睿工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累计销量约为21.6万台,同比增长5%。尽管市场整体需求较弱,但依然展现出一定的韧性。

随着制造业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转型加速,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持续走高。有机构预测,至202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以及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台、达到1500亿元。

对工业机器人等核心业务的押注,让拓斯达成功搭上华为这艘大船。

02

抱紧华为惦记具身智能

2024年11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并宣布与拓斯达等16家企业,签署具身智能领域合作备忘录。

合作消息公布后,拓斯达的股价在2024年11月19日、2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与华为签署具身智能领域的合作协议,既让拓斯达可以切入华为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获得更多业务增长机会;同时,也令外界对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有了新猜想。

不过,从最近几次投资者平台的答复来看,拓斯达未能正面承认其在人形版块的布局。

拓斯达曾表示,公司相关领域布局的核心底层技术,与人形机器人有一定的相通性。并认为,人形机器人和AI工业机器人,属于机器人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不过,源媒汇注意到,在数月前投资设立的一家子公司,或暴露出拓斯达在人形领域的野心。

2024年10月25日,拓斯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拓斯达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东莞拓斯达”)拟与东莞市晨拓智米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晨拓智米”)共同投资设立矩阵智控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下称“矩阵智控”),欲研发“感-算-控”一体化的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

天眼查显示,该公告发出后一个月,矩阵智控正式成立,最终定名为“矩阵智控技术(东莞)有限公司”,由东莞拓斯达技术和晨拓智米分别持股70%、30%。

对于投资子公司矩阵智控研发的运动控制平台在具身智能中的作用,拓斯达表示:“运动控制平台在智能与具身结合过程中起到类似‘小脑及脊椎’的联接作用,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核心部件。”

换言之,拓斯达现阶段切入人形赛道的方式,或许更多还是会以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进行。

不过,盯上人形机器人的可远不止拓斯达一家。

过去的一年里,工业机器人“一哥”埃斯顿,通过子公司埃斯顿酷卓推出人形产品CODROID 01;埃夫特则携手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出资设立专注人形以及相关技术研发的启智(芜湖)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汇川技术在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方面也早已布局。

除此之外,像柯力传感、爱仕达、伟创电气、中大力德、双环传动等,均通过核心零部件切入人形赛道。

如今的人形赛道,可谓强手如云,拓斯达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尤其是在各大车企虎视眈眈之下,虽然人形赛道已从“卷融资”切换到“卷交付”,但规模化落地和商业化,仍旧是让人形机器人企业“头大”的问题。即使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也未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为了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聚焦机器人等核心业务之外,拓斯达又盯上了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市场以及未来增长动能,公司紧抓海外市场增量机遇,相继成立越南北宁分公司、墨西哥办事处以及印尼的首个技术中心,海外销售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斯达方面称。

海外业务看似活跃,但从最终结果来看,该版块在拓斯达的营收中占比并不理想,距离挑起增量大梁仍有较大差距。

Wind数据显示,2020年拓斯达海外营收突然猛增至5.19亿元后。2021至2023年,该业务长期徘徊在5亿-6亿元(年)营收关口,增速并不明显。

2024年上半年,拓斯达海外营收达到4.46亿元,同比增长67.89%。不过,从彼时海外营收占同期总收入比例来看,仅为26%。

与押注人形产品一样,在下游出海带动下,以汇川技术、埃斯顿等为首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早已率先布局出海,并将出海提升至战略地位。

最重要的是,虽然在“国产替代”呼声下,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但目前全球市场,尤其中高端机器人市场,仍被ABB、库卡、发那科和安川四大机器人家族牢牢占据。

主营业务收缩,有意聚焦的工业机器人等核心业务,又尚未能挑起大梁,加之行业竞争加剧,遭遇上市首亏的拓斯达,能否在新的一年扭转局势,仍有待观察。

就上市后业绩首亏、收缩智能能源业务以及对人形机器人布局等情况,源媒汇向拓斯达发去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 相关推荐
  • 1
    有道子曰-o1推理模型正式发布
  • 2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 同比增长14.8%
  • 3
    吸金超3亿 首批个人养老金权益指数Y份额成绩单出炉
  • 4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 5
    机器人集结沪上“最酷”特训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
  • 6
    广东省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 7
    工信部: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8
    全国首个并购基金联盟落地深圳
  • 9
    中信证券:算力硬件迭代 高频高速树脂加速放量
  • 10
    北京:超前布局6G产业
  • 11
    三星、LG据悉考虑将部分家电生产从墨西哥转移至美国
  • 12
    教育部: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 配齐配优科学类课程教师
  • 13
    字节跳动计划在2025年斥资120亿美元投资AI芯片
  • 14
    全国政协召开2024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
  • 15
    《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正式发布
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