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账号登录
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持续大额亏损下仍派息20亿元,毛利率走低,微医控股上市目的待考

来源:贝多财经
作者:行星
发布时间:2025-01-08
摘要:赶在2024年的尾声,微医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微医控股”或“微医”)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招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赶在2024年的尾声,微医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微医控股”或“微医”)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招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贝多财经了解到,微医控股曾在2021年4月冲刺港股IPO,彼时微医对自己的定位为“国内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但迟迟未能等到上市聆讯,招股书也在半年后宣告失效,且该公司再未进行更新。


业内人士对媒体透露称,三年前IPO无果的微医控股选择砍项目、降成本,转而聚焦数字健共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3年按收入划分,微医已经成为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最大提供商。

士别三年,凭借AI医疗技术服务重新启航的微医控股,能否让资本市场刮目相看?

一、科技赋能数字医疗平台构建

微医控股最早以2011年推出的线上医生预约平台“挂号网”著称,四年后将其升级为“微医”,成立了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并开具了全国首张数字处方,于2020年实现与公共医疗保险基金的线上直接结算。

顺应医疗体系数字化转型趋势,微医控股开始探索医疗领域的AI应用,与天津市政府合作成立“健共体”,即一种按人头付费的公共医疗保险预算获得资金,与医疗参与者分摊预算的盈余或赤字,同时主动管理个人健康的创新合作模式。

在此后的时间内,微医控股帮助天津市健共体开发了数字医疗基础设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公共医疗保险基金直接结算、线上线下慢病管理及线上药房服务,开发医疗健康AI技术及应用。

截至2024年6月末,微医控股AI赋能的健共体已接入西青区的11家基层医疗机构、两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通过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朵云”平台,为约90万名会员提供多病种及糖尿病管理服务。

目前,微医控股已建立涵盖医疗服务、医药服务、健康管理和智能控制的AI驱动型价值业务,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通过按人头付费、按价值付费的模式提供健康管理会员服务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


除AI医疗服务外,微医控股的数字医疗平台业务发展也卓有成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已于数字医疗平台上连接1.15万家医疗机构和31.80万名注册医生,能够提供线咨询、复诊、慢病管理及健康管理等全方位服务。


微医控股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62亿元、13.68亿元和18.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2%。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入18.18亿元,亦较2023年同期的8.77亿元增长107.4%。


按照业务板块划分可知,微医控股来自AI医疗服务的收入已由2021年的2.28亿元翻倍增长至2023年的10.2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也由23.7%增至54.9%;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更是进一步来到14.50亿元,占比近八成。


二、破除亏损壁垒,仍是发展难题

不过,微医控股引以为傲的AI医疗服务利润端的贡献十分有限,该项业务2021年至2023年的毛利率仅为2.6%,1.5%和3.4%,2024年上半年则略微上升1.5个百分点至4.9%;所得毛利在总毛利中的占比也不到20%。


再看维系微医控股毛利水平的数字医疗平台,该项业务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30.5%逐步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5.5%。双重影响下,该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亦由2021年的22.0%缩减至2024年上半年的14.9%,盈利成长性不容乐观。

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同“报告期”),微医控股分别录得亏损25.71亿元、37.76亿元、14.78亿元和4.34亿元,亏损规模有明显收窄,但至今仍未走通盈利路径。


微医控股方面解释称,其存在部分已终止经营业务,且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的经营收益分别为-3.02亿元、630万元、-7640万元和-470万元。作为重组的一部分,该公司已于2024年出售了若干已终止经营业务。

若除去终止经营业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微医控股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调整亏损分别为13.54亿元、8.17亿元、5.05亿元和1.28亿元,经调整亏损率分别为140.8%、59.7%、27.1%和7.0%,亏损额已经大幅收窄。


但显然,微医控股的经营问题远不止于此。其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10.63亿元、-3.36亿元、-4.51亿元和-1037.9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由2021年末的5.73亿元腰斩至2024年6月末的2.47亿元。


微医控股在招股书中提醒,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健康管理会员服务于2022年6月推出,经营历史相对较短,加上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不断演变的特质,日后的变现策略若未能顺利实施,其或将无法维持收入、利润的增长。

另据蓝鲸财经报道,有业内人士分析现在互联网医疗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靠医药电商,微医目前的模式还是属于较为纯粹的医疗服务,虽然AI是目前的风口、具有一定的业务独特性,但体量较小。

三、派息“掏空”资金,转头上市募资

AI医疗的未来发展尚需等待市场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微医控股已经吸引了诸多外部投资者。根据招股书,自成立以来微医已经获得了13轮融资,投资方中不乏腾讯、高瓴、启明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方的身影。


2022年12月,微医控股完成了递表前的最后一轮G轮融资。据悉,该笔融资领投方为来自山东省的国有产业投资基金,注资金额超10亿元。本轮融资过后,该公司累计融资额已突破100亿元,投后估值达67亿美元。

微医控股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截至本次IPO前,微医创始人廖杰远通过New Forte间接持股11.51%,腾讯持股8.79%,5Y Capital(五源资本)持股4.52%,Hillhouse Investment Vehicles(高瓴)持股4.13%。


中投中财基金通过CICFH New Dynamics Investment SPC Vehicles持有微医控股3.1%的股份,Qiming Venture Partners Vehicles(启明创投)持股2.69%,HongShan Funds(红杉中国)持股2.29%,另有多个其他股东。

贝多财经注意到,尽管微医控股暂未实现盈利,且账上现金“捉襟见肘”,但该公司依旧坚持向股东派发股息。2020年末,该公司宣布派发高达20亿元的股息,其中10.24亿元已支付,2021年又额外支付了9.24亿元股息。

但也是由于现金储备有限,微医控股截至2024年6月末仍有1850万元的结余股息待支付,也就是说这笔本应该用于回馈股东的股息拖欠了近4年。截至同期末,该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更是高达236.63亿元。

尽管微医控股在招股书中称,此次冲刺上市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在天津及中国其他地区扩张健共体,为六大慢病制定专门的疾病管理标准及计划,但大额派息后上市募资补流的举措,无疑将引发业界对微医控股IPO合理性的关注。

另需关注的是,微医控股的所有IPO前投资者均拥有包括赎回权在内的特殊权利,若该公司未能在2025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IPO,其投资者的赎回权将恢复,届时微医控股或将面临潜在的赎回压力。

无论从资金基本面还是投资者期望的角度来看,微医控股此番上市堪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动态
  • 1
    阿里云通义灵码AI程序员上线 可与人类协作完成复杂开发任务
  • 2
    国家发改委:2024年全国新能源车全年国内零售量达1100万辆
  • 3
    两部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按售价15%给予补贴 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 4
    两部门:将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
  • 5
    财政部: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 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
  • 6
    央行:进一步优化再贷款流程 扩大设备更新贷款规模
  • 7
    央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中安排1000亿元专项额度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首贷融资
  • 8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废旧家电回收处理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9
    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汽车、家电等数码产品五个领域的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细则
  • 10
    2024年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再提升 约90%的县设置县办中医医疗机构
  • 11
    财政部:从2025年起 资产调剂共享工作将作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重要内容予以反映
  • 1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13
    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
  • 14
    中国船舶公告,公司拟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 15
    苹果回应“AI总结新闻推送出大错”:将突出提示内容由算法生成
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