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账号登录
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美妆行业“成分叙事”进入瓶颈期,大公司们又瞄准“肌肤长寿”赛道

来源:蓝鲸财经
作者:王涵艺
发布时间:2025-01-10
摘要:事实上,当美妆行业狂卷“成分”,消费者受其影响也在潜移默化发生着变化。

蓝鲸新闻1月9日讯(记者 王涵艺)1月9日,欧莱雅官网最新消息显示,其在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推出了最新美容科技产品Cell BioPrint。

据悉,该款美妆科技设备采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即研究人体蛋白质组成对皮肤老化的影响。

欧莱雅方面表示,Cell BioPrint计划于2025年晚些时候在亚洲市场与欧莱雅品牌率先进行试点。

对此,欧莱雅集团数智美妆与开放式创新全球董事总经理Guive Balooch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称:“今年,我们亮相 L’Oréal CellBioPrint 这一产品,背后是欧莱雅试图找到一种方式,用于缓解消费者在选择合适的个人护肤品方面存在的消极情绪。”

事实上,当美妆行业狂卷“成分”,消费者受其影响也在潜移默化发生着变化。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美妆用户对成分的认知从“跟风者”逐步进化为“功课党”乃至“科学家”。据巨量算数统计,三大圈层用户2022年3月同比2021年3月增长分别为80%、116%及235%,不同认知深度的用户圈层人数同比均有增长。

但随着护肤品的成分、品牌、功效等变得越发复杂多样,“成分叙事”似乎已经走入瓶颈期,单凭借“成分故事”已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所以美妆大公司们又寻找起新的增量市场。

据蓝鲸新闻记者观察发现,近年来,美妆巨头们纷纷加大在“肌肤长寿”领域的研究布局。

除了欧莱雅以外,雅诗兰黛在“肌肤长寿”领域也进行了深入布局。自2008年起,雅诗兰黛便将生物领域关于“长寿蛋白”色提因的研究引入护肤领域。

2023年底,雅诗兰黛则进一步加大对“肌肤长寿”的科研投入,推出了全新的“肌肤长寿科学平台”,成立了长寿科学专家组,并支持斯坦福大学长寿科学研究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及其新成立的“美学与文化”项目。2024年,雅诗兰黛还在中国海南开设了首家皮肤长寿研究所。

拜尔斯道夫自2008年起便开展了表观遗传皮肤的研究,并最终研发出了能够从源头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肽安密多630”,用于优色林新推出的第二代光引精华产品。

此外,LVMH集团与综合生物科学公司Integrated Biosciences达成合作,共同致力于在分子层面探寻抗衰老化合物。

联合利华旗下的风投公司也对生物技术皮肤健康品牌One Skin进行了投资,该品牌以皮肤健康与长寿为发展方向,称已成功研发出一种名为“OS-01”的成分,能够逆转皮肤的生物年龄。

美妆巨头们加大在肌肤长寿领域的研究布局,反映出“肌肤”与“长寿”相结合正逐渐成为美妆行业的新热点。

据青眼情报数据,抗衰老产品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23年中国抗衰相关功效化妆品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2024年1-8月市场规模为2686.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0.1%,占比38.2%。

尽管肌肤长寿研究触及了人体衰老的核心层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长寿”领域的诸多技术主要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并且主要聚焦于医药行业。要将这些基础研究成果从医药领域跨界应用到化妆品行业,并最终转化为实际产品,还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克服技术转化与市场认知等诸多难题。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 相关推荐
  • 1
    稳定市场预期、深化投融资改革 证监会部署2025年五大重点工作
  • 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
  • 3
    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
  • 4
    美国发布人工智能出口管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 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 5
    浙江: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5%以上
  • 6
    特斯拉去年全球销量史上首次超过奥迪
  • 7
    我国建立世界第一套微波亮温度国家计量基准
  • 8
    中汽协:2024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新车总销量的40.9% 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 9
    中汽协:中国12月新能源车销售同比增长34%
  • 10
    中汽协: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 11
    乘联分会崔东树:2024年汽车出口641万台增23%、进口70万台降12%
  • 12
    香港金管局:进一步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 13
    海关总署:适时推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稳外贸措施
  • 14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今天正式发布
  • 15
    央行行长潘功胜回应近期人民币贬值情况:坚决防范汇率的超调风险
查看更多动态